“把爱传承,青春义卖” --四川大学第八届“把爱传承”公益活动后续支教活动正式展开

  • 发布时间 :2016年07月22日浏览量 :

2016年6月3日,四川大学第八届“把爱传承”大型公益活动圆满落幕。该活动由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四川大学学生工作部联合主办,四川大学馨心社承办,是四川大学最具代表性的大型公益活动之一。

“把爱传承”活动旨在通过募集和义卖大学生的闲置物品,筹集善款,将善款与适用物品用于山区扶贫资助。该活动已成功举办七届,累计筹集善款共计514399.3元,参与志愿者达3800余人次,资助贫困地区学校十数所,受助学生近千名。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把爱传承,青春义卖”,包含了爱心物资募集、大型义卖活动、总结大会三个环节,持续时间长达一个月。

据统计,本次活动募集到的爱心善款共计101630.6元。活动结束后,公益仍在继续。暑假伊始,馨心社的部分优秀志愿者们带着满满的善意与爱心,走进四川周边的贫困小学,继续开展“把爱传承”后期暑期支教活动。

爱心汇聚,物资募集

5月16日至18日,志愿者们开展了为期3天的爱心物资募集活动。活动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江安校区和华西校区同时展开,志愿者们分组走进围合进行宣传,募集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支持,大家纷纷捐出自己的闲置物品,一袋袋象征着爱心的物资被运送到募集摊点,志愿者们用心地进行整理和打包。在望江华西募集工作收尾时,还有很多爱心人士从宿舍赶到募集摊点捐赠出他们的爱心物资。

物资募集是后期进行义卖的重要保障,是为义卖活动而做的前期准备。志愿者们井然有序的工作和一丝不苟的态度,使得整个募集过程顺利进行。师生的踊跃参与和无私捐赠,展现了川大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投身公益事业的热情。

图为募集到的物资

义卖活动,挥洒青春

2016年5月20日至24日,“把爱传承”大型公益义卖活动在江安校区青春广场开展。5月20日一大早,第一班志愿者们便投身到了第一天义卖的准备之中:搭建帐篷、安装广播、搬桌抬凳,一切都井井有条地开展着。截止20号早晨8:30,一共十八顶帐篷、五个义卖区和一个广播站全部准备完毕,开始为期五天的义卖。

图为志愿者耐心向阿姨介绍衣服

图为同学正在挑选图书

总结大会,把爱传承

2016年6月3日晚上七点,四川大学第八届“把爱传承”总结暨表彰大会在江安校区综合楼C105举行,大会对整个“把爱传承”活动进行总结并对表现优秀的志愿者进行表彰。

在总结大会上,在场的志愿者们一起回顾了“把爱传承”整个过程,志愿者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感动和收获。各块负责人按照顺序对活动进行总结,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值得改进的地方。随后“把爱传承”志愿者表彰仪式开始,216名志愿者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紧接着,暑期支教总负责人对“把爱传承”暑期支教的相关事宜做出详细的说明并对志愿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最后,馨心社指导老师刘程发言,她充分肯定了志愿者们的工作,并向志愿者们鞠躬表示感谢,同时表达了对暑期支教取得圆满成功的祝愿。

图为志愿者在设立招募摊点

暑期支教,如火如荼

2016年7月19日至20日,四川大学馨心社“把爱传承”暑期支教活动志愿者们整装待发,共分为两批先后于四川大学江安校区西南门集合出发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和西昌市开展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本次支教活动共有五个目标学校:包括马边县的铜厂沟小学、西泥沟小学和西昌的泽远乡中心校、八一村小、柳且乡中心校。这五个学校分别由北斗星支教队、纸飞机支教队、月芽儿支教队、向阳花开支教队和萤火支教队5支队伍分别开展支教活动。作为第八届“把爱传承”的后期活动,此次支教活动旨在贯彻“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的宗旨。具体人员分配如下:

西泥沟小学“纸飞机”支教队(21人)

八一村小学“北斗星”支教队(15人)

铜厂沟小学“向阳花开”支教队(15人)

泽远乡中心校“月芽儿”支教队(21人)

柳且乡中心校“萤火”支教队(21人)

共计93人

图为支教队出发前合影留念

“把爱传承”是一项爱心微行动,最难的不是开始,而是坚持。希望能有更多怀有公益心的人参与到公益中,让更多正能量在社会上得到传播。我们坚信,公益之心永不干涸,爱常伴左右。

关闭

电 话:028—85401237、85404237    

地 址: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行政楼410室  邮 编:610065 

电 邮:scuef@s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