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业成为听力残疾人群体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听障人士由于生理上的限制,在进行社会沟通、融入职场等方面常常遇到困难,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也限制了他们的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贡献。
为了提升听力残疾人士的就业能力,增强社会融合意识,把握更多就业机会,2024年11月17日,由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和成都市聋人协会主办,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至善社承办的成都市听力残疾人助残就业活动圆满举行。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至善社10名志愿者全程协助活动开展推进。
志愿者合影
11月17日上午8点,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至善社志愿者们提前到达活动场地,积极进行物资分发、现场场景布置等准备工作。
志愿者认真工作
上午9点,活动正式开始,活动嘉宾陆续进入场馆,志愿者们各司其职,认真登记嘉宾名单、引导人员入场,在负责人和志愿者的努力下,活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
在助残就业宣讲中,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友米昊阳(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文系主任)、张江(中国聋协副主席),四川大学残疾学生代表卢琦、段蕊以及向大家分享了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工作经验、个人成长经历等内容,大家深受鼓舞与启发。
米昊阳分享了作为听障人士如何准备就业及提升沟通能力的经验。他建议听障人士发展专业技能,努力学习,坦诚面对自己的听力残疾。心理建设是克服沟通障碍的关键,他鼓励大家要相信自己的潜力,克服心理障碍,勇敢展现自己的能力。
张江分享了她的奋斗历程。自幼听力受损,大学时才佩戴助听器,面对沟通困难,她并未放弃,通过努力自学打字、普通话等方式提升自我。工作中积极学习业务,赢得了尊重和认可。她鼓励听障人士积极面对挑战,大胆面向社会,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并表示在工作中融入社会很重要,希望同学们能根据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川大校友、中国聋协副主席张江分享讲话
卢琦在分享会上勇敢讲述了自己克服听力障碍、勇敢追梦的故事。尽管自幼面临左耳先天性畸形,但她并未屈服于命运,而是通过手术与不懈努力,积极尝试演讲等多种活动,收获自信。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勇敢的人会发光,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
川大残障学生卢琦分享讲话
段蕊讲述了自己作为听障人士成长与奋斗故事。自幼患神经性耳聋的她,凭借助听器和不懈努力,克服了语言障碍,不仅成绩优异,还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与公益服务。参加残障学生见面会让她学会接纳自我,在“无声有甜”店做志愿者的经历让她见证了听障人士间的无障碍交流,体会到真诚交流的重要性。
就业经验分享结束后,活动参与人员在场馆开始学习制作蛋糕。首先,专业蛋糕师在讲台处进行整体教学,包括工具介绍和制作步骤介绍等。
蛋糕师进行蛋糕制作教学
接着,大家开始亲手制作小蛋糕。在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志愿者的协助下,每组都得到了针对性的帮助和耐心辅导,大家一边认真操作,一边享受着烘焙的乐趣。整个现场充满着温馨与活力,蛋糕的香气与欢笑声交织在一起,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川大残障学生参与蛋糕制作
活动尾声,现场嘉宾、听力残疾朋友和志愿者们合影留念,用微笑和真诚记录下这一温暖而有意义的时刻。
大合影
四川大学一直秉承着“海纳百川”的精神,努力为学生们创造一个既包容又平等的学习环境。在这里,残障学生同样可以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本次成都市听力残疾人助残就业活动的成功举办,再次彰显了四川大学对残障学生群体的深切关怀与坚定支持。
同时,四川大学的教育基金会志愿者们也在此次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志愿者们不仅积极协助活动的筹备与进行,还以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现场嘉宾和听力残疾朋友的一致好评,通过亲身参与,深化了对残障群体的理解与关心,也体验到了服务他人带来的成就感。志愿者们的行动不仅展现了川大师生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也进一步促进了听力残疾人士的社会融合与就业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