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万祥: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 发布时间 :2021年10月29日来源 : 作者 :浏览量 :

  周万祥,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1960级校友,滇虹药业创始人之一。


成长: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周万祥有一堆很特殊的纪念品, 承载着她在昆明的无数宝贵记忆。既朴实无华,又重若千钧。那是一沓一沓的捐赠协议和信件,承载着她多年来对云南那片热土的深厚情谊。临沧市、曲靖市、昆明市、大理白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周万祥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云南人民的生活质量。她说,善良是流淌在基因里的一种品质。幼时家贫,但父母会把他们的食物分给吃不上饭的贫苦人家。见识过大灾之年饿殍遍野,也知道贫穷是一种怎样的绝望。新中国成立后,她也经历过灾荒,却被政府照顾得很好。于是,她认为,她有责任去传播这种善意与善行。

  1938年的重庆,是战火纷飞的动荡与屈辱中少有的几处稍显平静的存在,周万祥就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并没有伴随着多少喜悦。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作为家里的老三,已经没有多余的资源供她成为一个多么优秀的人,只是和其他人一样凑活着生长生活罢了,不过父母担心她孱弱的身体会导致以后无法挑起生活的重担,所以坚持让她去外面上学。她的童年时光大都是在捡柴、捡煤渣、割草和上学中度过。当时的老师很喜欢这个性格要强但聪明成绩好的孩子。然而,到近十岁时,长嫂离世,父母把她和哥哥的九个孩子都接来自家照顾,周万祥因为要照顾孩子而陷入失学的困境,但老师不想放弃她,坚持经常到家里劝她上学。所以,那段时日,她断断续续的上学,又辍学。直至新中国成立,哥哥家的大儿子选择了参军报国,作为军人家属的家人们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周万祥才得以继续她的学业。

  周万祥始终坚信只有读书才能自食其力,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1960年,周万祥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选什么专业?她想学理工科,但老师都不建议她学理工和农学,恰好听闻有同学说四川大学医学院有药学系,是不用学医的纯理科专业。于是,周万祥与川大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也是那一年的夏天,周万祥的父母相继离世。身为姐姐的她,在川大读书的第一个学期一直惦念家中未成年的幼弟。


生活: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入学后,条件依然清贫,一个月有5元钱的补助,其中4元要交到食堂作为伙食费,剩下1元用来买点洗漱用品,就什么都没有了。当时每个月只有半块肥皂可以用,想再买,钱就不够了。有时,远在重庆的姐姐会省吃俭用给她带来5元钱,她可以用很久。虽然日子很清贫,但是周万祥依然很享受学校学习上进的生活,她积极参加学校的党课学习班,参加院里组织的学生合唱团,她得到了学校的助学金,生活有滋有味的缓缓前行。大学时光转瞬即逝,很快来到毕业的岔路口。在乡下实习的同学们都不想被分配到防疫站和传染病医院,但是周万祥却始终记得毛泽东同志说过的“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她说,固所愿也。

  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了云南省昆明市的卫生防疫站,当时站里只有三个部门,工作任务重且条件十分艰苦,但她拿着不到100元的安家费准备在昆明大展拳脚,丝毫没有被生活的琐碎压垮,“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已经不足以形容当时的境况,但周万祥勤俭节约的习惯让她成为在当年同届学生里少有的还能把钱借给同学的“富人”。让周万祥最自豪的便是她们在1967年启动的滇池水质监测项目,用以监控周边工业废料的排放情况。这一项目让周万祥团队走在了环境保护的前沿,具有开创性和示范性。在文革的动荡中她组建了当时第一个环境监测实验室,这一实验室在1981年正式从卫生防疫站中剥离出来,成为了正式独立的机构,对昆明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来周万祥得到了去北戴河疗养的资格,她认为这是党和政府对她工作的肯定。

  1993年,在即将退休之际,她和爱人以及几位学药的同仁一起创建了滇虹药业,在他们的努力下,不到一年时间企业就开始盈利。从一开始只有几十个人的小厂逐步发展为有几千名员工的云南省领头企业,其间的辛劳不足为外人道也。虽然财富都是自己一步步勤实苦干积累起来的,但是周万祥却开始筹划回馈社会的事了。恰好此前,周万祥因参与滇虹药业捐建学校的活动,认识了云南省扶贫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萌生了以个人名义做慈善的想法。于是,她的公益之旅就开始了。


公益:勿以善小而不为

  2003年,昆明市五华区一家民营老年公寓有一名合伙人想退出,这让公寓的发展陷入了困境。本就关注养老问题的周万祥,萌生了为老龄事业尽点心的念头。由于这是一家由民政部门备案管理的非营利性老年公寓,当时的政策规定股东不能分红。但她爽快地回应对方:“我不想营利,我也不想分红”。周万祥当即入股2万元,后来,她又为公寓捐赠了1万元。周万祥的慷慨解囊化解了这家公寓的燃眉之急。虽然后来民政部门关于社会力量参与办养老院的政策放宽了,但是十几年来,周万祥从未想过撤股,从没要过分红。从入股那一年开始的以后的每一年春节,她都要给入住公寓的老人送慰问金和礼品。2011年,会泽县娜姑镇敬老院在扩建工程资金上有困难,得知这一困难后,她也同样慷慨解囊10万元资金让敬老院缓解了困难。

  周万祥的公益初心其实很简单,她在旧社会饿过肚子,在混乱的年代经历过风雨,所以她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当初家庭困苦,但是党和国家给了我受教育和工作的机会,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的机会,在上学时我也曾经受过别人的资助。我感激我所得到的一切,但不知该怎么表达我的感激,直到那年我遇见了云南山区上不起学的孩子们,那时候我就想——无论如何也要帮助他们。从那时候开始,我打开了人生的一片新领域。”

  周万祥不仅关注老龄事业,也关注教育事业。也正是因为这些孩子们,让她开启了公益之旅。一次偶然的机会,周万祥听闻著名相声演员姜昆一个人在云南资助了几十名孤儿。周万祥肃然起敬,她就开始思考她能为这些孩子做什么。于是她跑到民政部门了解云南“事实孤儿”的情况,也就是父母外出,常年不在家,实际的监护人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甚至是其他亲戚。虽然这群孩子有名义上的监护人,但并不能给孩子们提供经济和情感上的支撑,而对这群孩子来说最缺少的就是受教育的机会。周万祥深受触动,决定资助孩子们上大学的费用。不让每一个本该有能力跳出大山的孩子感到遗憾,是她的诺言。

  在开启这个项目后,周万祥曾多次收到来自这些孩子们的信件,字里行间都是对周万祥真挚的感激,这令她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周万祥把她捐助的每一项都称为“项目”,她想像企业做项目一样,从事着她的慈善事业。做公益就像一匹奔腾的马,一旦开始就再也停不下来了。周万祥开始考察更多公益项目。在外人眼中,周万祥在做慈善上“挥金如土”,她为农民找基金会资助无息贷款,为会泽县鲁纳乡修建饮用水水窖,帮助脑瘫儿童进行康复治疗,花20万元加入云南省红十字会心理卫生援助项目工作,在昭宗水库旁捐助种植160亩山林,捐钱修小学教学配套设施,以儿子名义建希望小学,对残疾学生和孤儿实行助养......只要有“项目”找到周万祥,经过综合评估,她就会帮。

  对于做过的公益项目,周万祥已经记不全了,她也很感恩家人的支持。家人从一开始害怕她被骗的担心到最后陪着她一起参与公益项目。周万祥的女儿汪春梅常常陪妈妈去看望受帮扶群众及其家人。在周万祥看来,言传身教或许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周万祥认为“出头的椽子先烂”,并不想过多地抛头露面。因此,她从事慈善工作这么多年,鲜有事迹见诸报端。但在女儿的劝说下,周万祥开始转变观念,她希望能够扩大宣传,让更多的的人加入公益队伍。于是,从资助云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开始,周万祥不再回避媒体的视线,她还会主动宣传每项事迹。“很高兴看到,在我们的不断宣传下,愿意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的人越来越多了。”

  自1994年从单位退休正式入职滇虹药业以来,几十年间,她发起的各项公益事业受益人数已超过3000人,捐赠的爱心资金也远超2000万元。为响应国家脱贫攻坚政策,2014年周万祥还拿出自己的大部分积蓄,在云南省扶贫基金会设立了“周万祥专项基金”,与当地政府的扶贫部门一起,致力于扶贫、助老、救孤、助残、济困等事业。


夕阳无限好 黄昏也是歌

  生于1938年的周万祥,陪着这个国家度过了许多故事,也见证着这个国家的成长,路过兵荒马乱国将不国,路过赤地千里饿殍遍野,路过暗无天日拨乱反正,且正走在这一段繁花似锦的旅途中。她说:“每次一想起依然有人需要我的帮助,我的内心就充满了力量,只要我还活着一天,我就一定会继续帮助有需要的人,但是我总会觉得自己做的事情不够多,也还太微不足道”。

  她一直说,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一种感恩的心理,慈善事业于她而言,既是晚年的寄托,也是对社会的回馈。

  苦中作乐才是士的本质,生逢乱世,即使命运如蝼蚁,但仍有人心向光明。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有人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更何况,她已然是晦暗中一只明亮的火把了。命运,必然不会辜负这样一位优雅而又善良的人!








电 话:028—85401237、85404237     传 真:028—85402139

邮 编:610065     地 址: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行政楼410室

电 邮:scuef@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