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 “你听我说——听力残疾人现今困惑与未来展望”分论坛顺利举办

  • 发布时间 :2019年12月04日来源 : 作者 :浏览量 :

2019年12月1日上午,第十三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 “你听我说——听力残疾人现今困惑与未来展望” 分论坛在成都市祥宇宾馆顺利举行。本次分论坛由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和中国聋人协会共同承办。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理事、中国聋人协会杨洋主席山西省残联孙淑云副主席,中国聋人协会人工耳蜗植入者委员会卜欣欣副主任,中国聋人协会张江副主席,中国聋人协会孔军强副主席等听力残障界杰出代表以及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贾秀娥副秘书长出席会议并发言,共同探讨听障人士当前所遇困境与纾困之策。本次会议由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王亚宜副秘书长聋人协会张江副主席共同主持,



会议开始,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贾秀娥副秘书长简要介绍了本次论坛的承办方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的相关情况以及四川大学在残健融合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同时指出残疾大学生相较于普通大学生所面临的更加突出的就业难问题,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总结残疾人士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

129E9



山西大学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孙淑云以自己为例,讲述了一位听障人士的奋斗史。孙教授作为听障人士,在年少读书时受到照顾,更受到歧视。但她并未沉溺于自卑的阴影,而是坚定地证明自己,这种单纯的韧性成为她生存生态和生活日常,使她扬长避短,练就比别人更出色的阅读力和表达力,最终找到了能发挥自己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职业。孙教授通过自身经历鼓舞听障人士,我们有义务正视残疾的缺点,也要珍惜残疾的特别优点,扬长避短,不纠结不抱怨,为自己的生命负责,通过努力去实现生命的无限可能。

1153F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理事、中国聋人协会主席杨洋着眼于生活细节,讲述了听障人士区别于其他残疾人的困难之处。她以医院爱心窗口为例,爱心窗口初衷是服务弱势群体,但由于医生都带着口罩,听障人士无法看到医生的口型,无论是口语使用者还是手语使用者,都难以与医生进行交流,且经常会被后边排队的其他老年人、残疾人误认为健全人而受到非议。杨洋主席迫切呼吁社会给予听力残疾人群体更多关怀,通过各种体系、知识和指导,破除听力的“二次障碍”。

DF30

南开大学副教授、中国聋人协会耳蜗植入者委员会卜欣欣副主任做出《基于全技术视野的听力残疾人精准康复对策——新时代科技进步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途径的研究》专题发言。她分享了作为听力残疾人所体会到的“边缘心态”,无法融入群体,造成极度的自卑与焦虑。助听器、人工耳蜗等听力辅具这些“硬技术”无法彻底解决心理障碍问题。基于此,卜主任提出“全技术”概念,除了硬技术,我们也要重视软技术,包括相关听力语言康复的知识,社会制度方面的变革,如何融入社会环境当中等,这些经验技巧需要通过大量的培训和技术的普及来帮助更多的听力残疾人。

11C37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程凯副主席也莅临现场作简要发言。他指出,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永远是一个开放的论坛,欢迎各个领域有志于残疾人事业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朋友加入进来,推动残疾人事业更加理性、科学地发展。程凯副主席以索尼制造车间为例,展示了残健融合的可行性,呼吁残障人士与社会各界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自信的心态,参与到残疾人事业的推动和发展。

EBDC

威海市文登区融媒体中心主任记者、中国聋人协会孔军强副主席作出《听力残疾人手语使用者和口语使用者的需求和解决方案》专题发言。口语和手语使用者群体,一直是听力残疾人之间争论的话题,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和界定,直接影响到各级聋人协会的工作开展。基层残联组建聋人协会的工作中,往往把聋人协会看成手语使用者为主建立的协会,忽视了口语交流为主的听力残疾人队伍存在。孔军强副主席认为,手语和口语只是交流手段,不应作为划分残疾人群体本质的分级标准。各地聋人协会应当分别对两种需求的听力残疾人进行重点服务,必要时将聋人协会改称听力残疾人协会或者听障协会,以解决口语使用者和手语使用者之间的身份认同及矛盾。同时,社会支持也应多样化。

FB5F

四川广播电视台音像资料馆副研究馆员、中国聋人协会张江副主席作出《听力残疾人的细化分类与需求、相处的研究》专题发言。张江副主席分享了她作为口语使用者,常常被手语使用者认为不能算听力残疾人的经历,点明当前听力残疾人群体存在的内部矛盾。张江副主席认为,使用口语或手语是自身所处的环境所影响的,细化分类是为了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需求,而不应成为阵营的对立。两者之间具有共同需求,如都需要助听设备,需要字幕提示、语音转文字、速录等服务。同时两者也有各自的特殊需求,手语强调画面、视觉效果,需要明亮的环境,不能有遮挡物;口语使用者需要安静的环境,需要近距离的交流以看清对方的口型。张江副教授希望社会更多地关注口语使用者和手语使用者的需求,用科技手段促进无障碍沟通的实现。

C85C

哈尔滨市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室副科级工作人员石开铭博士作出《贫困听力残疾人的生存困境及解决对策》专题发言。我国残疾人贫困现象十分严重,康复治疗支出压力大,多数仅能维持基本生活需求。听障残疾人收入线处于整体残疾人收入水平线以下,由于沟通交流不畅通,找工作困难,严重依赖家庭,啃老现象严重。教育方面,跟不上普校学习进度,综合方面处于全面劣势,导致贫困原因更复杂、贫困程度更严重。对此,石开铭博士建议,首先要从经济上支持听障残疾人群体,多渠道筹措资金帮助他们投入扶贫工作,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将社会福利项目、彩票、残保金等也用于脱贫等。其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从残疾人就业层面进行解决,这是提高贫困听障残疾人经济收入来源,实现脱贫的根本途径。

17A1B

成都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郝芹作出《浅析新时代成年听力残疾人听说康复的困境及应对策略》专题发言。郝芹谈到自我认同,她以自身为例,在大学毕业以前一直认为自己只是听力不好,没有认为自己是残疾人。错误的认知使她失去和放弃很多机会,造成了很多成长的障碍。郝芹分享了成都市成年听力口语康复的优秀做法,为其他听力残疾人士与康复培训人员提供借鉴与思考。她认为,很多特殊的需求不会因为一个人而改变,但整个听力残疾人群体抱团,就可能会推动一些制度的改变,从而为自己的成长提供帮助,更有利于这个群体信息无障碍的发展。

15FD3

北京全池博爱语言培训学校池美芬校长站在一名老师的角度,分享了对于残健融合的看法。池老师说,“有的人一出生就伴随着障碍来到这个世界,因此他一路成长的路径上要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社会化的困境,集中爆发在成人之后职业的生涯当中,婚恋的酸甜苦辣当中,育儿的困境当中,任何人无法感同身受的心理上的困惑。”她分析了听障儿童原生家庭带来的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由此产生的成年之后所面临的就业、婚恋等困境,提倡在对听障人群康复训练过程中要进行更好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在融入社会的过程当中逐渐提升自我认同的社会价值。

16586

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王亚宜副秘书长也进行了分享。她认为,听力残疾人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提升自己的听说能力,这是融入健全人主流社会的根本手段。随后,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心理辅导的重要性,之前不能接受自己听力残疾的事实,造成很大的心理障碍,但通过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和大量心理学书籍的阅读,她能够更加勇敢地面对自己听力残疾的事实,接受了助听器,也更愿意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同样面对听力障碍的人。

在各位残障界专家学者的交流探讨后,第十三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你听我说——听力残疾人现今困惑与未来展望” 分论坛胜利闭幕。论坛发掘出众多致力于残健融合和实现听力残疾人群无障碍交流的观点和举措,但如何推广,如何落实,仍面临艰巨任务,仍需全体社会成员的携手努力。



电 话:028—85401237、85404237     传 真:028—85402139

邮 编:610065     地 址: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行政楼410室

电 邮:scuef@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