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到吕征,是在四川大学“东土教育基金”的捐赠签约仪式上,站在丈夫身边的她,一袭简约的黑色连衣裙,长发披肩,脸上一直带着亲切和善的笑容,低调、温和,是吕征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彼时,她和她的丈夫、北京东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平,将向川大捐赠一亿元人民币爱心善款,支持创新创业。
回馈,源于一种情怀
吕征和川大本没有交集,直到遇见了他的丈夫李平,知道了他和川大的故事。“我先生一直在跟我讲,是川大文化养育了他。”吕征微笑着回忆道。
李平当年在川大受到了许多老师的关心和照顾。“尤其有一次在学校打了疫苗之后,他生病发烧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的老师无微不至地照顾他,甚至在自己家里给他煎药。”说起丈夫对老师和母校川大的无限感激,吕征表示感同身受,“作为一个异乡求学的学子,这种关心可以说得上是胜似父母的关心了,足以让他牢记一辈子。”
一路走来受到的各种心怀善意的帮助,无论是来自老师、同学的,还是来自企业、社会的,一点一滴都被李平铭记在心,积淀出了很深的感恩情怀。
回忆往昔,吕征总结,先生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源于他的坚定信念,而这种信念背后正是他对社会、对民族的责任感。“除了是一个企业家之外,先生首先是一个很认真、很执着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他一直有一种民族情怀,在高科技创新创业中,困难重重,但我们从来没有放弃,我觉得是这种情怀支撑着他,也鼓舞着我。”言语之间,对先生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或许正因为如此,当李平提起,希望以他们夫妇俩的名义向川大捐款一亿元设立教育基金时,吕征当即就答应了。她笑着解释道,“和他成为夫妇以后,我一路受到他的影响和鼓励,逐渐地我们更加心心相通,当我决定支持他的时候,我只是觉得,我了解他,这是他应该做的。”
创新,要敢于仰望星空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李平和吕征越来越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今年国家提倡大力发展工业4.0,这和我先生的希望是一样的,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科技创新人才。”吕征如是解释道。
为了从源头鼓励创新,吕征和她的先生共同捐款一亿元在川大建立教育基金,主要用于鼓励川大老师和学生开展各项创新。与此同时,吕征更加强调:“我们希望通过这笔基金传递给同学们的是,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你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她认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体的努力,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正视自己的价值,不管眼下经济条件多差,不管未来如何未知,都应该把自己的目标立得高一点,“敢于仰望星空”。
“对于这片星空,我们仰望得再高都不为过。”吕征说道,言辞之间充满了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敢于立下自己的宏志,敢于创造自己的伟业,有这样的高远胸怀,才能够从大学期间就开始脚踏实地,心不浮、气不燥地走好每一步,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创造更多的艺术灵感和科技灵感。”
公益,传递感恩文化
“回馈社会、回馈国家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我们只不过是选择了其中一种方式。”谈及这次捐赠,吕征说得最多的就是“感恩”二字,“感恩回馈不能等,就像孝顺父母一样”。
“我跟我先生从小接受的文化之一,比较根深蒂固的,就是感恩文化。”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吕征深受感恩文化的影响,也十分重视对下一代的感恩教育。
“感恩从来不是挂在嘴边的。”吕征常常对年轻的学生这么说。而他们夫妇俩的“感恩”也确实是浸透到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比如说环保,吕征和先生李平常常在小区里散步,有时候看到一些装修工人乱扔垃圾,“我先生就会很生气,”说到这里,吕征忍不住笑了起来,“但他不会打电话叫物业或者清洁工来清理什么的,他都是自己亲自去捡。”看似为拾垃圾简单的一个弯腰,拾起的其实是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不论采取何种形式,公益传递的是一种感恩文化。不求回报的公益付出背后,往往是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之心。“这种感恩的文化,其实是咱们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文化。”
“心怀感恩的人,即便暂时被挫折、痛苦围绕,也会把这一切看成是人生的历练,在点滴感恩中获取一种精神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信念。”李平和他的夫人吕征一路携手,从白手起家到今天创建起中国工业互联技术领域的领导企业,经历诸多风风雨雨,却都凭着这样一股感恩的力量、信念的力量坚持了下来。
“我们希望,能够从精神上鼓舞川大学子,让他们学会感恩。我们一直坚信——所有的幸福,归根到底都来自于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