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盛明:卷柏常青,大爱同行

  • 发布时间 :2024年04月30日来源 : 作者 :浏览量 :

春日迟迟,春景熙熙。迎着和煦的暖阳,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学生喻希希跟随辅导员杨雯茜老师和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王汾雁老师前来探望资助人何盛明。今年96岁的何盛明是一位老党员,她是编审,是作家,是党史研究专家,同时也是一名见证历史风云、历经沧桑变化的川大学子。耄耋之年,她作为捐赠者资助学优家贫的川大学生,成为一名慈善教育事业的践行者。在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的见证下,一条属于川大人的爱之纽带跨越了几十年风雨岁月,就此悄然联结。

2322D

川大岁月,笔墨人生

上世纪40年代末,在川大就读的何盛明就加入了“文学笔会”等进步团体,积极参与学生运动。才思敏捷、文采斐然的她是宣传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笔杆子”,也正因如此,她与油印室的工人群体接触密切,成为在工人群体中发展组织的“急先锋”。除了青年时代在川大度过的学运岁月,何盛明还回忆起自己在后续人生中与川大的深情厚谊。在川大建校一百一十周年之际,何盛明主编了书刊《锦江怒涛》,该书歌颂了四川大学的革命前辈们在中华民族解放运动中可歌可泣的英雄精神。

233E3

62CA

退休之后,何盛明也曾多次应邀来到川大校园,为川大学子们讲授“开学第一课”。

说到这里,何盛明还以校友名义还向川大图书馆赠送了自己的长篇小说著作《卷柏吟》,这部小说以川大校园为起点,展现了时代浪潮中历经磨难却又自强不息的中国知识分子风貌。卷柏不畏霜寒,生命力极强,这也恰恰是对何盛明一路走来的生动写照,她就如那长青的卷柏,任尔千磨万击,依旧保持乐观坚劲。

22C9F

25507

62CA

胸怀磊落,笑对磨难

诚如何盛明自己所言,一路走来,无论在学运期间还是后来的几十年,她都遭受了不少困厄和坎坷。但她始终保持着磊落胸怀,自信达观。“我们在学校搞运动,做工作,就是为了给予,只希望大家的生活可以过得更好,个人永远排在人民之后。” 给予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信念,正是何盛明乐于奉献的精神内核。对于曾经经历的苦难,她看得很淡。在工作上,她领导地方党史的编纂工作,进行党史活资料的抢救,为文史资料的保存作出了重大贡献。而退休之后,紧跟时代步伐的她依旧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时至今日她依旧精神矍铄、言语健谈、思维敏捷,仍可以自己打字。更为可贵的是,她有着对生活最本真的热爱与好奇心,和年轻人交流接触、感受时代发展也是她乐于坚持的事情。

温情关怀,岁月如歌

行墨之间,走走停停,经年沟壑藏风雨,也贮存着何盛明有温度、有大爱的善良之心。在教育慈善这条路上,何盛明已经走了很久很长。此前她资助的一名学生已经考取研究生,登上更广阔的梦想舞台。而对于资助的学生,何盛明十分关心他们的生话和学习状况,她把他们看作自己的孙辈,当成自己的家人。“有时间就来家里耍(玩)嘛,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两双手就这样紧紧握在了一起,一边是岁月芳华、智慧沉淀,一边是朝气蓬勃、梦想初升,这背后是跨越时代的脉脉温情、人间大爱。面对喻希希,何盛明就像叮嘱自己放假回家的孙女一样,“一定要伙食好一些,注意营养,有了健康的身体,以后工作才更有力量。”真挚的话语背后是长者对年轻人成长的深情关怀和真切期盼。

22F0C

一染善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大爱可以是时代洪流中的执着与坚持,亦可是涓涓细流,润物无声,源源不断。正如何盛明,始终坚守理想和信念,将自己的善意与热爱汇聚成点点星光,点亮了星河,更照亮了学子的人生。相信这份爱将与一代代川大人同行,继续传承下去。

电 话:028—85401237、85404237     传 真:028—85402139

邮 编:610065     地 址: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行政楼410室

电 邮:scuef@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