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涌泉:递薪传火,脉脉相承

  • 发布时间 :2019年11月20日来源 : 作者 :浏览量 :


“母校恩重如山,老师恩深似海。”

“我深深怀念已故的杭州大学教授、我的本科论文指导老师和硕士论文指导老师蒋礼鸿先生、郭在贻先生。”

“我要感谢我的博士论文指导老师项楚先生和我的博士后合作导师裘锡圭先生。”

张涌泉老师在采访里提到最多的便是“感谢”二字,正是将他人的恩惠放在嘴上、记在心里,又携着一颗感恩的心灵将善意与温情传递,才有了他建议创立的“四川大学项楚学术基金会”,一个为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及俗文化研究所人才培育和科学研究所创立的学术基金会。

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母校以她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我

17C3A


1992年初,在人生最趋低潮的时候,张涌泉老师有幸成为了项楚先生的在职博士研究生。他带着深情怀念,这样描述道——“母校以她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我”。

初入川大

刚来川大读书时,困难其实并不小。一方面,幼女才六岁,仍需人照顾。倘若离开自己任职的杭州大学来川大深造,难免会缺席女儿的成长。另一方面,他当时的经济生活并不宽裕,一家三口拥挤在14平方米的小屋里,雇个保姆也是难事儿。一面是自己的至亲,一面是理想与事业,两边都难以取舍。百般考量下,他向川大研究生部祝主任提出了一个很“过分”的要求:希望博士研究生的外语和政治课就近在杭州大学学习。没想到的是,祝主任却爽快地答应了,并且主动提出培养费用由川大支付。“川大为杭大培养博士,却由川大向杭大支付有关学习费用,这样的好事这个世界恐怕只有我碰到了。”即使近三十年过去了,张涌泉老师谈及此事仍唏嘘不已。

不仅如此,项老师、系领导、研究生部甚至宿管办的领导都对他这个“老学生”给予了特殊的照顾,杨明照先生、张永言先生、赵振铎先生、向熹先生等前辈更给了他许多关心。时至今日,他依旧能回想起这份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心中屡屡激荡起真挚的感谢之情。

崭新的一页

“成都的天总是阴沉沉的,但在川大,我感受到的到处都是灿烂的阳光。” 正是沐浴在这份灿烂阳光中,张涌泉老师的人生在进入川大后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他相继完成了两部著作,两篇学术论文也获得了中国社科院青年语言学家奖二等奖。博士论文后来更评获教育部一等奖、胡绳青年学术奖第一个语言学奖。再之后,他又两次评获中国社科院青年语言学家奖一等奖、中国优秀博士后、国家有特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等荣誉。

他说:“作为一个沐浴了母校太多太多恩惠的学人而言,我觉得有责任有义务为母校做一点事情。”他打心底里认为,是项老师、是母校的培育,才有了他的今天。时隔数十载,张涌泉老师依旧深深缅怀着当年的时光,更深深眷恋着当年的岁月,他意识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亦希望能尽绵薄之力将这份感恩之心传递,去帮助有志于中国俗文化研究的后生们。

淡泊名利,潜心学术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11A2F

潜心学术的道路总是充满坎坷和荆棘,而想要在这条漫漫长路里收获圆满的果实,更需要学者们几十年如一日的钻研和苦读毅力,张涌泉老师常常以“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的笃学精神勉励自己。

安贫乐道

然而当他凭借在川大读博士时完成的著作《汉语俗字研究》获得以已故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命名的“思勉原创奖”时,却将功劳一一归于自己的博士论文导师项楚先生和博士后合作导师裘锡圭老师等人身上,而对自己在这本著作研究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只字未提。甚至,他还写信给思勉原创奖管理委员会,要求将本次获奖的奖金全部捐献给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并在适当的时候以项楚先生的名义设立一个基金,用于资助该所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当年读书时宿管办安排给他的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他将它命名为“自乐斋”。虽出于一时戏言,却也在打趣式的调侃里流露出甘于清贫、自得其乐的怡然,更昭显出献身于祖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信心和决心。

不忘初心

不热衷宣扬自己的成绩而谨记他人的帮助,不贪恋金钱名利而潜心学术,拥有着纯净的内心而心怀道义,才是如一株虬劲大树般真正坚守学术的学者风范。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与公益同行

“‘四川大学项楚学术基金’的本金还比较有限,衷心希望校友和有志于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的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支持,使之不断壮大。”张涌泉老师这样说着,心系恩师学术事业的继承和弘扬。

让坚守的精神和公益的力量不断传递和扩大,如春雨润物,在人们的心中滋润生长,等待明日的萌芽。


电 话:028—85401237、85404237     传 真:028—85402139

邮 编:610065     地 址: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行政楼410室

电 邮:scuef@qq.com